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爆发式增长的背景下,动力电池壳体的生产质量直接关系到电池安全与整车性能。作为电池壳冲压的核心设备,框架式压力机凭借其独特的结构优势与技术特性,已成为行业主流选择。本文将从结构特点、核心优势、定制化能力及典型厂家推荐四个维度,深度解析其不可替代性。
一、结构优势:刚性与精度的双重保障
框架式压力机采用整体焊接框架结构,将上下梁与立柱通过高强度焊接工艺融为一体,彻底摒弃传统四柱机的螺纹连接方式。这种设计使机身刚性提升,有效抵御冲压过程中产生的侧向力与偏载力。以山东沃达重工生产的2000吨框架式液压机为例,其采用四角八面矩形轨导向设计,配合X型斜面导轨,使滑块重复定位精度高,冲压产品精度高。
在动力电池壳冲压场景中,铝合金等轻量化材料对设备精度极为敏感。框架式压力机通过平面可调导向装置,可实时补偿热变形与长期磨损带来的间隙变化,确保每个电池壳体的尺寸公差控制在合理范围以内。这种结构特性使其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壳、车身结构件等高精度成型领域占据优势。
二、技术优势:精准控制与高效生产的双重保障
1、精确控制
框架压力机通过压力传感器实时检测液压系统的压力变化,并通过PLC进行调节,确保每次压制的精度和一致性。智能控制系统还可以根据生产需求自动调整压制参数,实现不同工艺的快速切换,提高生产效率和灵活性。
2、模块化设计
模块化设计使得框架压力机能够快速适应不同车型和零部件的生产需求,提高生产效率和灵活性。设备的维护和升级更加方便,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和寿命。
3、数据采集与分析
通过对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压力、温度、速度等参数进行实时采集,获取大量的生产数据。这些数据不仅可以用于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生产流程,提升产品质量。
三、定制化能力:满足多元化生产需求
针对新能源电池壳体的特殊需求,框架式压力机展现出强大的适应性:
吨位范围:覆盖100吨至5000吨,可加工从手机电池壳到储能电站大型箱体的全尺寸产品。
工艺扩展:通过更换模具实现拉伸、冲裁(应选配冲裁缓冲装置)、弯曲、翻边、冷挤压等工艺。沃达重工为某车企定制的1250吨框架式压力机,通过配置单缸、PLC控制系统,实现电池壳体的一体化成型。
材料适配:针对铝合金、碳纤维等轻量化材料,可配备中频感应加热装置与温度闭环控制系统。
在新能源产业迈向TWh时代的背景下,框架式压力机以其不可替代的技术优势,持续推动着电池壳制造向更高精度、更高效率、更低能耗的方向演进。选择像沃达重工这样具备核心技术实力和定制化服务能力的设备供应商,将成为企业构建竞争优势的关键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