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单臂液压机时,需严格遵循安全规范和操作流程,以避免设备损坏和人身伤害。以下是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要点,涵盖准备、操作、维护等多个环节:
一、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1. 设备检查
检查液压系统:确认油箱油量充足、油液清洁(无杂质、无乳化),液压管路连接牢固、无泄漏,压力表、安全阀等仪表正常工作,压力设定符合工艺要求(不得随意调整)。
检查机械部件:单臂液压机滑块、工作台面无杂物,模具安装牢固(模具定位准确,螺栓拧紧),限位装置(如行程开关、挡块)位置正确,确保滑块运动范围在安全区间内。
检查安全装置:急停按钮、防护栏、双手启动装置(若有)等安全设施完好有效,操作按钮灵敏可靠。
2. 环境与个人防护
操作区域保持整洁,无油污、杂物堆积,通道畅通,照明充足。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合适的劳保用品:安全帽(必要时)、防护眼镜、防滑工作鞋,禁止佩戴围巾、手链等易卷入设备的饰品,长发需盘起并戴上工作帽。
二、操作过程中的规范要点
1. 开机与试运行
单臂液压机开机前确认设备周围无人(尤其是滑块下方和运动区域),按“点动”按钮试运行滑块,观察其升降是否平稳、有无异响,确认正常后再进行作业。
严禁在单臂液压机设备运行时调整模具、清理废料或触摸运动部件(如滑块、工作台)。
2. 工件与模具处理
放置工件时需定位准确,确保其在模具中心位置,避免偏载(单臂液压机单侧受力易导致设备变形)。
压制脆性材料(如玻璃、陶瓷)或异形工件时,需采取防护措施(如加装挡板),防止碎片飞溅伤人。
禁止超规格使用设备:不得压制超过设备额定压力、工作台尺寸的工件,避免过载导致液压系统损坏或滑块卡死。
3. 操作动作规范
双手操作时(若设备有双手启动装置),需同时按下两个启动按钮,禁止用单手、工具或身体其他部位代替操作。
压制过程中密切关注压力变化和工件状态,若发现异常(如异响、漏油、工件变形),应立即按下急停按钮,停机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作业。
滑块下行时,严禁将手、头等身体部位伸入滑块与工作台之间的区域,即使设备已停机,也需确认滑块已锁定(如使用安全支撑)后再进行内部操作。
4. 停机操作
工作结束后,将滑块降至最低位置(或指定停放位置),关闭设备电源,清理工作台面的废料、油污,整理工具和工件。
若单臂液压机长时间停机,需释放液压系统压力,对模具和裸露金属部件进行防锈处理。
三、维护与应急处理
1. 日常维护
定期更换液压油(按设备说明书要求,一般每半年至一年一次),清洗油箱和过滤器,防止油液污染导致液压元件磨损。
定期检查各连接螺栓、销轴的紧固情况,及时拧紧松动部件;对滑块导轨等运动部位加注润滑油,确保润滑良好。
禁止私自拆卸液压阀、压力表等精密部件,维修需由专业人员操作。
2. 应急处理
发生人身触电时,立即切断总电源,再进行施救。
滑块卡死或设备过载时,不得强行启动,应泄压后检查模具、工件是否卡阻,排除故障后再试机。
单臂液压机液压管路爆裂或严重漏油时,立即停机并切断电源,防止油液喷射伤人,待系统卸压后更换管路。
四、其他重要注意事项
严禁无证操作: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熟悉单臂液压机设备性能和操作流程,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严禁非操作人员擅自开机。
遵守工艺纪律:严格按照工艺文件规定的压力、行程、压制速度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参数。
记录与报告:建立设备运行记录,记录每次作业的压力、时间及设备状态;发现设备故障或安全隐患时,及时上报并停止使用,待维修合格后再启用。
总之,单臂液压机操作的核心原则是“安全第一、规范操作、定期维护”。只有严格落实上述注意事项,才能最大限度降低风险,确保设备稳定运行和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